张学勇移民公司
温尼泊华人网 首页 娱乐 查看内容

内娱最大的丑闻,封杀她就够了?

2022-2-9 08:46| 发布者: wenzi| 查看: 347| 评论: 0|来自: 网络

摘要: 春节档电影还在撕杀,《开端》打响了2022年影视剧的第一枪。说到影视剧,坊间最多的怨言就是:魔改...
内娱最大的丑闻,封杀她就够了?

春节档电影还在撕杀,《开端》打响了 2022 年影视剧的第一枪。

说到影视剧,坊间最多的怨言就是:

魔改。

说到 2021 的年度 top,相比其他动辄 S+ 制作,最让蝉主吃惊的还是《司藤》。

没有大流量加持,也没有大资本注入,开播前各方唱衰,开播后一鸣惊人,颇有年度黑马之势。

图源豆瓣 @收视率研究中心小组

不仅收拾爆表,口碑也是没的说,23w+ 人评分豆瓣 7.0,在一众低分玄幻剧中显得尤为不同。

不同于霸道总裁和傻白甜的设定,《司藤》从一开始就在为我们塑造一朵善恶分明,有仇必报的 " 霸王花 " 人设。通过人设,取景的考究,以及服道化,来完成了 IP 的逆袭之路,实现了自我救赎。

打开评论区,齐刷刷的都在夸,尊重原著。

然而《司藤》的原作者尾鱼,却在微博突发长文控诉 " 魔改 " 现象。

称目前除了《司藤》的改编剧本外,她对自己其它小说的改编剧本都表示过强烈反对。但不管怎么反对,怎么提意见,在影视方眼里,作者就是不懂剧本。

" 你不是专业的,不了解市场,观众就喜欢这样人设和故事。"

" 你可能不太了解剧本,有时候吧,剧本看着不好看,拍出来就好看了 "

但在尾鱼看来,自己虽没写过剧本,但有最基本的文本赏析能力:

" 打死我都不相信,剧本看着很难看,拍出来能好看 "

滑动可查看全部内容

为此她无奈表示,自己正在努力阻止两部戏的开机,依然无法阻止被 " 魔改 " 的命运。

于是决定,以后卖版权时要在合同中写明作者有对剧本的编审权,不然就不卖了,不赚这钱了。

言语间满是无奈。

看到这,蝉主已经老人,地铁,手机了。

一部连原作者都看不下去的剧本,却要逼着观众看?

原作者和编剧

相爱相杀的那点事儿

尾鱼是谁?

晋江文学城女频的头部作者,凭借奇幻悬疑的风格,在一众甜宠文里独树一帜,著有《开封志怪》《怨气撞铃》《半妖司藤》《七根凶简》等。

除了《司藤》口碑流量双收,其它被影视化的作品只能用一句惨淡来形容。

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小说被 " 魔改 " 成烂片,吐槽几句无可厚非。

随后《隐秘的角落》和《沉默的真相》的原作者紫金陈也发微博声援尾鱼:

" 只是剧情不行的话,第一责任人肯定是编剧,第二是导演和制片,剧本是他们通过的 "

" 真正的好本子各方看了都会觉得好的,某一方想魔改其他方也不会同意 "

" 谁都想提点意见的本子,也就那样吧 "

原以为这事到此就结束了,没想到一个名叫 " 读乐乐 " 的 " 热心网友 " 坐不住了。

先是发表一篇小作文 @尾鱼科普起编剧和编审的区别来:

编审比编剧的门槛要高得多。

评论区也没闲着,先是 yygq 一波 " 这个作者太牛逼了 "," 恐怕整个影视行业都要绕开她 "。

随后又是内涵紫金陈成功全靠编剧加持。

在被 @后,尾鱼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诉求,结果被对方一句 " 您实在是想多了 " 打发了。

一来二去遭到不少网友的反感,眼看着评论区被攻陷," 读乐乐 " 又开启连怼模式。

简单来说就是,别看,别说,别管。

一句 " 对不起观众,好歹对得起甲方 ",直接把蝉主整不会了。

带着好奇心,蝉主点开了编剧的豆瓣首页,近期的作品基本稳定在5 分左右。

那没事了。

面对网友豆瓣评分低的质疑," 读乐乐 " 则是 " 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 "。

认为自己 " 得到了尊重,交到了朋友,学到了本领 "

看到这蝉主更迷惑了,你交到了朋友,实现了人生价值,那观众呢?就活该被你喂屎??

一来二去,越来越多的编剧也加入其中,开始吐槽起作者来。认为并不是不尊重原著,而是 " 资方送来的小说太差了,甚至无法坚持读完 "。

其中不乏有国内知名的编剧,比如《巡回检查组》《重案六组》的编剧余飞:

" 觉得小说被改坏了,应该找买你版权的人算账 "

《太子妃升职记》的编剧尚梦璐:

" 外行指导内行,谁都能来提意见,改剧本 "

《一起来看流星雨》的编剧汪海林:

" 最高票房的影片一直是原创的编剧作品 "

" 没有一个网文作者能写出高票房电影,这也许能让你清醒一点评价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 "

在这场 " 作者 vs 编剧大战 " 中,不少苦 " 魔改 " 剧久矣的书粉与普通观众也纷纷开启吐槽模式。

认为编剧与资本共情,只有作者才是跟观众共情的那一个。

闹剧虽然结束了,但也替我们撕开了魔改的口子。

作者说编剧的锅,编剧让作者少管,所以最后到底是谁的错?

观众吗?

有没有魔改,到底谁说了算?

如今,IP 改编的势头不减,不少原著作品都遭遇剧方 " 魔改 ",比如改人设,编故事,给配角强行加戏等等。

不仅书粉心疼,原著作者也无法接受。

比如《鬼吹灯》作者天下霸唱,就因为电影《九层妖塔》对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》存在严重的歪曲、篡改,将电影方诉至法院。

之前全网爆火的《陈情令》,粉丝在发现原著中的女配戏份直逼男主后纷纷抗议,剧组最终不得不选择重拍镜头。

然而像这样 " 逆天改命 " 的还是少数,在作者普遍缺失话语权的当下,大多数的 IP 在编剧和资本下被改的面部全非。

最后受伤的还是原著粉。

为什么魔改层出不穷?

网文相比于电视剧,限制更少,读者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上去脑补去想象,但放在现实中却很能 1:1 进行还原。再加上一些网文动辄几千章,职业编剧很难看完,只能通过一个大概自己编故事。

如何将小说与剧更好结合,如何在照顾普通观众的基础上满足原著粉,成了改编时最头痛的问题。

所谓的改编,并不是对原著逐字逐句还原才是最好,比如《仙剑奇侠传》《寻秦记》,当时也没少被人吐槽 " 魔改 ",但最后还是回归人类本质,真香了。

评分更是一涨再涨。

还有近年来口碑不错的《甄?执?贰肚煊嗄辍返龋?捕际窃谧裱??垂适驴蚣艿耐?苯?行合理改编,成了一代经典。

去年小成本爆火的《御赐小仵作》,改编自清闲丫头的《仵作娘子》,一部标准的古装甜宠文。

因为外面编剧太贵,导演不得不找来原作者清闲丫头和老同学钱小白,两个新手编剧加一个导演,整整花费了三年才打磨出剧本。对此,制片人韩冰只是淡淡的说到:

" 现在回想起来,我们就是简简单单,没有任何压力地在做这个项目,一切过程都很纯粹。"

有人可能要说了,原作者当编剧不就行了?

非也。

就拿提起来就令人心肌梗塞的《盗墓笔记》," 含磊量 " 越高,越容易成为粗制滥造的 " 有害垃圾 "。反而 " 含磊量 " 为 0 的《终极笔记》,成了为数不多的口碑佳作。

首先,把小说改成剧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动辄耗时两三年,对于一部原创作者来说,其中的时间损耗是相当大的。

其次,专业人做专业事,作者对小说设定虽然了解,但编剧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。

不少由大 IP、优质网文改编的影视剧,原著坐镇似乎给了剧粉一粒定心丸,但实际上安慰作用大于作者能起的实际作用。

甚至还有一些,在宣传期各种打着原作者保驾护航的幌子,到头来编剧一栏连原著作者的名字都没有,纯属挂名。

实在可笑。

大 IP 苦 " 魔改 " 久已

如今的大 IP 改编仿佛成了一个魔咒:

资本要大 IP,因为大 IP 自带流量。而要了这流量,剧组在改编时就得考虑书粉的感受。

大多时候,书粉的感受与资本的立场是对立的。所以,到底谁该为 IP" 魔改 " 负责?

提及魔改,最先被推向风口浪尖的总是编剧。事实上,即便身为编剧,他们大多也无权决定 I 改编的最终走向,比如《斛珠夫人》的编剧成钏就发文吐槽剧中副 cp" 帝旭 × 缇兰 " 人设 " 面目全非、不知所谓 "。

魔改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为了卖钱强行注水;演员的薪资太高,编剧团队就只能缩水;亦或是资本为了捧新人……

一边是观众的痛骂,一边的演员的苦不堪言。

赵丽颖在拍摄《有翡》时,就分享一张汉堡的内涵图。

佛系如刘亦菲,在拍摄《南烟斋笔录》时也没少发 " 呵呵哒 ",最后干脆取关了官博。

但相比 " 顶流 " 们一闹,粉丝纷纷揭竿而起不同。一些十八线的小演员的心酸,更是无处诉说。

《你和我的倾城时光》的徐熙颜就数次在微博实名 diss 女二私下改剧本、强行加戏、300 多场戏被删到 70~80 场等 N 宗罪。

然后呢?

除了让作品口碑疯狂掉分,其它什么都没有改变。因为魔改的背后是各方势力互相撕拉,我们很难对其中的原因下定义,但魔改后的结果却显而易见――

魔改势必会反噬到作品。

这不仅是对 IP 的消耗,更是对观众的一种消耗。

到最后,资本还要用 " 你不懂,观众就喜欢看这个 " 来搪塞。

所以,什么是最好的改编?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维权声明: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,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点击右下角举报,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。
版权声明:本站也有大量原创,本站欢迎转发原创,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。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Copyright © 2003-2020, WinnipegChinese.COM
GMT-5, 2025-7-15 21:46 , Processed in 0.014066 second(s), 15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