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学勇移民公司
温尼泊华人网 首页 综合 查看内容

《西游记》开拍40周年:她走了,留给世人无尽怀念

2022-7-19 21:41| 发布者: happylife| 查看: 107| 评论: 0|来自: 网络

摘要: 近日,央视举办庆祝86版《西游记》开拍40周年活动。剧组的30多位演职人员齐聚舞台,一张张熟悉的面孔,勾起了全国观众的回忆...
《西游记》开拍40周年:她走了,留给世人无尽怀念

近日,央视举办庆祝 86 版《西游记》开拍 40 周年活动。

剧组的 30 多位演职人员齐聚舞台,一张张熟悉的面孔,勾起了全国观众的回忆。

之后有一个让人感动的环节,师徒四人合唱《敢问路在何方》,当熟悉的前奏响起,观众们纷纷泪目。

大家感怀的不止是流逝的岁月,还有那些为戏尽心尽力却已离开的人们。

这些人中,就包括《西游记》的最大功臣――导演杨洁。

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存在。

但事实上,若没有她的坚守,就不会有这部承包了几代人的童年的神剧问世,也不会有众多演员的一夜翻红。

她成就了很多人,唯独亏欠了自己。

因为,为了拍摄《西游记》,特立独行、心性耿直的她吃尽苦头,受尽委屈。

一次次据理力争后,她为人间留下了一分厚礼。

作为 " 中国第一女导演 ",她的一生,勇敢而无畏,坦荡而真实,不仅造就了影视传奇,连她自己也活成了传奇。

" 敢问路在何方,路在脚下 "

1981 年 11 月,文艺部的组长会上,领导冷不丁地问时任央视戏剧节目导演的杨洁," 要是让你把《西游记》拍成电视剧,你敢不敢?"

杨洁立马应承下来:" 有钱就敢,为什么不敢!"

有人质疑,一个戏曲组的导演去拍电视剧,能搞出什么名堂?

她偏偏不信邪,立马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起来:看剧本、取景、选角……

拍摄时,为了找最美的自然背景 , 年近六旬的她和剧组人员跋山涉水,几乎跑遍全国各地。

山川林地上遍布着她的足迹,庙宇洞窟里留下了她的身影。

也正是因为一心坚持实地取景,她风餐露宿,没少受罪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拍到一半时,又有巨大的难题毫无征兆地袭来,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。

有人偷偷向台里汇报,说他们名义上在拍戏,实际上是游山玩水。台里不明所以,直接叫停了拍摄,还中断了资金支持。

为拍戏翻山越岭,却落得这般境遇,任谁心里都不好受。更要命的是,演员们吃饭都成了问题,杨洁只能自掏腰包。

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剧组演员助力拉赞助,拍戏才得以继续。

即便是条件如此艰苦,在审美上有着超前意识的她挑演员时一点也不马虎。

不管是挑主角还是选配角,不仅要求符合人物身份,还要活灵活现。

此外,她对演员演戏也是高标准严要求。给演员画走位路线后,哪怕只是走错了一点,杨洁也要求重新拍。返工的次数多了,她便直接开骂。

一点一滴地抠细节,一丝一毫地磨演技,六年后,她终于 " 踏平坎坷成大道 ",开创了电视剧超级火爆的盛世,甚至霸屏近四十年。

虽然一些题材被多次翻拍,但 86 版《西游记》依然是无数人心目中无法逾越的经典。

其实,只有信念坚定的人,才会勇于突破桎梏,才能不断走向成功。

杨洁对艺术的热爱足够深,容不得半分瑕疵,一直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,终于铸就了永恒的佳作。

虽说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难,拍戏的六年里又何尝不是如此?

片尾曲《敢问路在何方》中的歌词一语中的," 一番番春秋冬夏,一场场酸甜苦辣。敢问路在何方,路在脚下。"

这也是杨洁拍戏过程的真实写照,哪怕险象环生,她也不改初心。

温赛特说,"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,他就能创造奇迹。"

一个人的信念有多强,人生就有多么不同凡响。

信念就是力量,在这股力量的支撑下 , 奋勇前行的人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" 说什么王权富贵,怕什么戒律清规 "

在剧组里,杨洁是出了名的 " 杨大炮 ",敢跟领导专家叫板,敢跟至亲友人唱反调。

不少人疑惑,她缘何至此?

这还要从她的成长经历说起。

她出生于英雄世家,从事革命工作的父亲对她要求非常严格。

从识字时起,她就被要求阅读革命书籍,不允许看小说。

但她总是趁着父亲在埋头工作时偷偷地翻看藏在抽屉里的小说,时间一长,她不仅从革命书籍中吸取了凛然正气,也从小说中吸收了文艺气息。

而一个人内心的样貌,也会反映在现实生活中。

拍摄《西游记》时,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,刚正的杨洁跟领导吵过、闹过,引得很多人对她不满。

作曲者许镜清电子合声了片头曲《云宫迅音》,媒体领导和一些专家强烈反对,理由是太前卫、太洋气。

杨洁给电视台领导写信,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," 拍戏我说了算,等拍完你再否定不迟!"

这一番言词义气凛然,把对方怼得哑口无言。

对于这种强权干涉,她从来不妥协、不将就,虽然得罪了不少领导,却也保住了那些犹如神来之笔的配乐。

按照杨洁第二任丈夫王崇秋的话来说,她骨子里就是 " 孙悟空 ",正直感十足,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。

也正是因为此,敢作敢为的杨洁,得到了让人羡慕的爱情。

她与王崇秋相处默契,可她比他大 14 岁。在那个年代,他们的关系很难被人接受。

她丝毫不理会任何风言风语,完全跳脱于世俗的框架之外,和王崇秋走到了一起。

事实证明,她是对的。

因为,自始至终,偏见是别人的,幸福是自己的。

在拍摄《西游记》中,唯一的摄影师就是王崇秋,他任劳任怨,极其用心。

工作中,他们是同甘共苦的同事;生活中,他们是相互扶持的亲人。

一些好事之人当初还扬言看他们的笑话,不曾想他们相依相伴了四十多年,恩爱如初。

退休后,两个人在京郊生活。杨洁早些年拍戏时太过劳累,落下了一身病,需要人服侍,王崇秋寸步不离。

可人世间,离别总是那么猝不及防。

杨洁临终前,已至古稀之年的王崇秋悲伤至极,嚎啕大哭。

于杨洁而言,与他牵手近半个世纪,有过无尽的深情和浪漫,此生已是圆满。

她亲自填词的歌曲《女儿情》中有句歌词," 说什么王权富贵,怕什么戒律清规 ",这也是她面对爱情的态度。

杨洁不追名利,不畏强权,拍出了理想的作品;不惧非议,不屈舆论,主宰了自己的婚姻。

季羡林说,"人生最好的状态,就是活得真实。"

一个人最好的状态,是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,挣脱束缚,打破偏见,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如果你也爱己所爱,行己所行,便能活得恣意潇洒。

" 掌声是演员的,我是孤独的 "

《西游记》播出后,举国轰动,火爆程度远超想象,还创造了收视神话。

按照常理来说,她应该高兴才对。但她后来却吐露,《西游记》是她心中无法抹灭的痛,她宁愿这部戏没有成功。

原来,新加坡邀请剧组成员去演出,杨洁申请组建了 " 出国演出组 ",并认真排练。

谁知道没过多久,三位主演同时请假走穴,杨洁得知后,严厉地批评了他们。

几位主演已是如日中天的大腕儿,正受到国人的狂热吹捧,怎会甘心受人指点?

满腹怨气的他们私下向台长告状,并撂下 " 狠话 ",杨洁要去新加坡,他们仨谁也不去了。

曾与耿直的杨洁结过怨的台长对此深信不疑,二话不说就解散了剧组,撤掉了她。

自此,曾经常到杨洁家改善伙食的人再也不去了,曾与她相交甚密的人越来越与之疏离。她完全被孤立了。

从门庭若市到无人问津,她也看透了人情冷暖。

而她作为现实中的 " 取经人 ",不图名、不图利,只是为了实现心中的艺术理想。

这般淡泊之人,自然是不能接受演员们为名利而折腰的做派。

在一次采访中,她仍然对此事耿耿于怀," 节目在外面热播,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,我一个人是孤独的。"

若干年后,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及这些往事时,她的字字句句里依然是掩不住的心寒。

也因此,她十年不愿再看这部耗费了自己 6 年心血的电视剧。只要一看到,就会立马换台。

人的一生中,总有一些事,不愿再提起。消逝的岁月也带不走,那些无法释怀的叹息。

再后来,她拍摄了《朱元璋》、《司马迁》等历史剧,但都没有《西游记》的知名度高。

为什么《西游记》能火这么多年呢?

杨洁给出了答案:

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,我们没有为钱,没有为名,没有为利,没有为奖状,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奖状。

我们 6 年拍了 25 集……是用性命在拼搏,用心血在创造。

事实也是如此。她对重重困难淡然视之,对毁誉名利置之度外,璀璨银发和非凡气魄一齐闪光。

有人说,"一个人对待名利的态度,决定着他的人生高度。"

杨洁始终忠于自己,爱憎分明,没有在名利场中迷失,纵然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孤独,却也不曾后悔过。

一部《西游记》树立起一座影视剧的丰碑,她也用生命谱写了恒久的赞歌。

在一次节目中,主持人问杨洁:" 您觉得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实在的?"

杨洁脱口而出:" 真实,一个人要活得真实。"

她自己就是这样的人。

因为对理想的极致追求,她不向困难低头;

因为对艺术的无比执着,她不向不公弯腰;

因为对幸福的真正向往,她不向世俗屈服。

人这一辈子,质本洁来,理应还洁去。她做到了。

人如其名,她洁身一梦,踏云而归,留得绝唱,可慰世人心。

如今,纵是与我们西天万里遥,但艺术不朽,她的风骨亦不朽。

当年明月曾在书中引用了一句话," 成功只有一种,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。"

追梦路上,哪怕是荆棘密布,哪怕是坎坷丛生,也要有敢说敢做的底气、敢爱敢恨的志气、敢怒敢言的勇气。

愿你这一生,都能依心而行,活出真实的自己!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维权声明: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,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点击右下角举报,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。
版权声明:本站也有大量原创,本站欢迎转发原创,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。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Copyright © 2003-2020, WinnipegChinese.COM
GMT-5, 2024-4-25 23:35 , Processed in 0.009759 second(s), 15 queries .